唐兴寺
古刹千年石径中,钓台长傍梵王宫。
蒲团僧证三幡静,塔影禅参半偈空。
事业晋唐钟磬寂,渊源衣钵水云蒙。
还余老衲传经罢,更与殷勤说褚公。
何承珍
承錱(珍)字性存,湘潭人。补县学附生。光绪六年(1880),学政陶方琦按临长沙,以漯字为题,承珍征引详赡,文誉以起。光绪季年,入广东陆路提督秦炳直幕下,时提督驻惠州,以总稽查任之。宣统三年(1911)八月,革命军起,城陷自尽死。有《二如遗稿》。
唐兴寺:原名石头寺,始建于晋代。名将陶侃曾在此驻军。唐高僧智俨在此开讲,圆寂于元和十三年(818)。刘禹锡为之作碑文。禇遂良在此题写“大唐兴寺”后,遂改今名,此后唐兴寺名声大振,历代文人雅士题咏甚多。
梵王:指色界初禅天的大梵天王。亦泛指此界诸天之王。
三幡:道家谓色、空、观三者最易摇荡人心,故以三幡为喻。
半偈:偈(jì),即偈陀,梵语“颂”,即佛经中的唱词。整个的偈颂是四句;半偈是两句。传说释迦牟尼佛过去生中为婆罗门时,曾经为半偈而舍生命。
老衲(nà):年老的僧人。亦为老僧自称。
褚公:指禇遂良。
版权所有:湘潭市图书馆 地址:湖南省湘潭市湖园路38号 数字资源部(二楼)技术支持:世纪超星
备案号:湘ICP备19022079号-1
公安备案号:43030202001041
您是第 9393629 位访问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