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王老师
发布时间:2006-12-28 00:00:00.0 | 作者:湘潭市图书馆 | 阅读次数:841次
“王老师,你现在还好吗?”
这是榜罗镇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段——红军长征榜罗镇会议遗址所在地。我怀揣着惊喜向王老师友好地问到,但见他双眼噙着热泪,口里念念有辞,但什么也没有说出来,只是热情地伸出了滚烫的双手,就这样,我和王老师面面相觑了好久,才慢慢松开了手。我摹地一转身,王老师的女人已经站在身后,因为十分熟知的缘故,她便抢先问到:“阎老师,你好!”,紧接着她把我领进毛泽东当年带领红军时曾经住过的故居隔壁,由于面朝街,只见满屋都是日用杂货,看样子是为了度日才摆设的。六十多岁的王老师也紧跟着走了进来,女人顿时哭了起来,泣不成声,说道:“王老师他今年前半年因中风,说不出话来啦!”,“怎么能这样?”,我随声问道。心里想,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但事实真的如此。
受人尊敬的王老师,他曾在人民影剧院给父老乡亲说过节日快板,搏得过无数次掌声和笑脸,因此当上了镇文化站的管理员,日夜护卫着红军长征留下的革命文物,为活跃镇上的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耗尽了微薄之力;他也曾在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榜罗镇会议遗址,给家乡的中小学生讲述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路过榜罗镇时流传下来的感人故事,孩子们因此声泪俱下;他曾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六十周年的纪念大会上作过精彩的报告,受到省市县领导和万千群众的拍手叫好;还有那最难忘的一次,1995年7月1日,在党的生日这一天,我带领担任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榜罗中学初二级全体学生,参观榜罗镇会议遗址,缅怀革命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王老师曾娓娓动人地讲到:1935年9月27日,毛主席带领一方面军经过长途跋涉,在这里扎营,召开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最后一次历史性的重要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中央领导同志有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秦邦宪等,史称榜罗镇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党中央作出了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北苏区的重大战略决策,会后红军还乘着毛毛细雨,召开了连以上干部会议,进行了战斗总动员,红军从此踏上了进入陕北的最后征途,可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王老师还不厌其烦地向学生详细介绍了革命文物陈列室里红军长征留下的大量文物,如红军战士在木版上书写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铲除封建势力”、“消灭鲁大昌军阀”、“消灭国民党一切苛捐杂税”等许多标语,还有红军用过的提蓝、饭碗、钱币和国民党反动军队围截红军投下的未爆炸弹……。我还清楚地记得,王老师站在“毛泽东故居”的台阶上,带着老花眼镜,热情洋溢地讲述红军路过榜罗镇时,帮助当地群众劈柴,担水,打扫卫生,喝一杯水给一个铜钱,吃顿饭给一个白元;宁肯露宿街道,夜不入民宅;宁肯光着脚板,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宁肯空着肚子,不白吃群众一口饭……等等感人事迹,所有在场受听的学生无不为红军的革命精神所倾倒。最后王老师还和同学们拍照留影,作为这次有特殊教育意义活动的永久纪念。
王老师,你现在还会那样讲吗?榜罗镇有无数家乡儿女还需要你说的快板和演讲,还想听你讲述的红军长征故事,还需要你护卫“革命文物陈列室”,现在我不禁要问,有谁能传好你的接力棒?我告别了王老师和女人,走出小小百货铺,在红军当年聚集的院子里和核桃树参天的打麦场上,转悠了一圈,看着家乡儿女在这里留拍下青春的倩影,看着院子里盛开的牡丹,矗立的轻松,歌唱的飞鸟,抚今追昔,我心里感到十分欣慰,我想有一天王老师不在这里了,有谁还能象他一样和这里的人情风物在一起,相伴永远。
又是一个春天,王老师因病不幸离开人世,革命文物陈列室似乎比以前寂静了许多。
(甘肃省通渭县职业中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