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新民(1885—1940) 名权,字文瑞,湘乡县城关镇直四牌楼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投湖南新军,为教官蔡锷赏识。次年毕业,随蔡锷去桂林创办陆军小学堂,11月加入同盟会。宣统三年(1911)随蔡锷去云南训练新军并参加五华山起义,促成云南反正易帜。民国4年(1915),随蔡讨袁,任护国军中校军官。翌年,蔡锷逝世,转投湖南永属区司令谢国光,任上校军官。先后随谢参加护法,驱张,援鄂,镇守衡阳,反赵,援粤活动。以上校军衔入黄埔军校受训。后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工作。民国15年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少将兵站长、中将参谋长,参加审订第四军作战计划并协同指挥汀泗桥战斗。民国17年,代表国民政府赴岳麓山祭扫蔡锷墓,题“是真革命之先觉,乃敢特立而独行”于墓壁。是年6月至21年6月,蒋介石趁陆续取消各“集团军”与“军”编制,将部队改编为50至60个师的机会,与其谋士多次串通,引诱彭出任中将师长,率兵赴赣“剿共”,均遭拒绝。认为“斯时军事性质,不同于辛亥革命、讨袁和北伐,湖南人不应该打湖南人,中国人不应该打中国人”。屡诫子侄“长大之后,千万不要想当官,最好是下乡务农,或学手艺”。田稷丰任湘乡县长期间,清乡反共,嗜杀成性;他利用曾与之同事的关系,先后营救出在狱将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人士周述初、胡叔尼及李少海之子、黄五娘之子等。民国18年5月8日任国民政府参军处参军。民国25年1月27日领中将衔。平生热心地方公益,除稍置田产外,所得收入大半用于救济贫困,捐资办湘乡育婴堂、孤儿院及扩建小学、架桥修路等。对县内灾民及外地逃荒者,均慷慨济助。民国26年冬,随其机关迁渝履职,三年后病逝。
版权所有:湘潭市图书馆 地址:湖南省湘潭市湖园路38号 数字资源部(二楼)技术支持:世纪超星
备案号:湘ICP备19022079号-1
公安备案号:43030202001041
您是第 9397243 位访问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