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辀重(1889—1950) 字春驭,湘乡县毛田乡白鹭湾人。民国4年(1915),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教育,归国后,以教育救国为己任。民国9年,加捐田租100石(光绪年间其父罗长裿已捐谷140石)于陶龛义学,改陶龛义学为私立陶龛小学校。以“血性”为校训,倡导民族意识与品德生活教育。要求教师有磨血、呕血、耗尽心血的决心;要求学生忠诚老实、不撒谎、肯认错、不推诿、见义勇为,作表里如一的热血青年。身体力行,律己甚严,布衣粗食,不吸烟、不喝酒。晚间亲查寝室,为学生盖被,寒暑假绝少回家。学校教师相率勤恳教学。学校实行旬日制,每l0天休息一天,旬九组织学生按各自爱好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增长智力,发展专长。这种独具特色的办学宗旨和实践赢得社会赞许。民国22年,教育部派吴妍因视察,给予高度评价。9月罗受教育部邀请,参加在济南举行的“全国小学教育研究会议”,人称“南有陶龛、北有晓庄”,从此誉满全国。抗日战争时间,罗亲自组织师生排演各种小演唱,徒步至县城及水丰镇演出,宣传抗日救国,并多次捐募寒衣、鞋袜、现款慰劳前方将士。民国32年,五十七师余程万率部坚守常德浴血苦战,失而复收,罗发动陶龛师生写慰问信200多封,赶制棉背心100件,星夜运往常德劳军。民国38年,中共党员金树功利用合资关系入谷水面粉厂进行革命活动,受缉捕,化名匿居于陶龛,得免。白祟禧某部密令捕罗,幸解放大军迅至,免遭毒手。1950年作为特邀代表,参加湘乡县首届人民代表会议,后又出席益阳地区教育工作会议。4月6日,受人诬陷,愤而投水自尽。死后,送葬者数干人。湘乡县第九区人民政府派员治丧,益阳专员公署派员吊唁。
(湘乡县志办)
版权所有:湘潭市图书馆 地址:湖南省湘潭市湖园路38号 数字资源部(二楼)技术支持:世纪超星
备案号:湘ICP备19022079号-1
公安备案号:43030202001041
您是第 9397785 位访问读者